课程详情

{{ course.title }}

{{ moment(course.actStart).format('YYYY年MM月DD日 HH:mm') }}

{{ course.city }} {{ course.address }} 在线活动

 

(以上转发价选项,需转发文案到朋友圈,并对所有人开放,不转发补200元红包给客服)

 

图片

 

去年爆火的【张沛超青少年专题】2日集训,今年再度开班啦

 

这次工作坊将在深圳、上海、武汉“线上线下”同步进行的方式依次举办,理论源自张沛超博士精神分析本土化“易心八法”整合式心理咨询,融合中国心理治疗本土化特点。

 

课程无专业门槛,同样适合学校老师与家长参与。

 

不仅可用于评估、干预儿童与青少年的各种心理、行为问题,更能有效地促进儿童的认知、情感、行为等的健康发展。

 

张沛超老师将会从生物学、人类学、社会历史文化层面、心理学、精神分析的角度通俗易懂地做出理论解释,还会通过案例、督导、演练的形式教你面对这类型的青少年该怎么办。

 

 

 01 

 

“不学了”、“不活了”

——是横在当今青少年面前的,是两堵沉重的墙。

 

作为父母,谁又不害怕呢?

 

明明昨天还好好地孩子,突然一甩书包,不肯上学了。或者是早上出门时还好好的,下午就听到了学校传来孩子跳楼的噩耗。

 

这永远是现今社会不能言说的隐痛

 

 

 02 

 

张沛超老师说:从“不学了”到“不活了”,这是一个青少年的“问题区间”

 

图片

 

每个青少年,在走向自杀前,其实都经历了漫长的心路历程。

 

问题的初步显现,是从“不学了”开始的。不学习,是孩子的初步反抗,如果拒学这件事,家长和老师还不能真正理解,那么下一步,就是“死亡”。

 

每年约有10万儿童青少年死于自杀。

 

海恩法则指出: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,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。

 

也就是说,每一个自杀的孩子背后,可能还有1000个有自杀隐患的孩子。

 

 

 0

 

这门课源自于张沛超的个人临床实战:

——一个提炼于临床,最终又要指导临床的课程。

 

这个青少年专题工作坊,已经开过5轮了,反响强烈。

 

其一,青少年的厌学休学、自伤自杀问题是家长与学校绕不开的问题,识别、防范和解决都在课程中涵盖了。

其二,2天的工作坊,周末抽时间听一听,匹配大部分人的时间。

其三,课程受众无门槛,没有心理学背景也适合。

 

通过切入两个青少年的核心痛点“不学了”、“不活了”,识别、干预、解决,三位一体

 

青少年的问题太复杂了,他们的内心太敏感又太脆弱。很难用单一的理论去解决和处理,所以这注定是一个整合的课程。

 

图片

 

 

课程内容


 

 

第一天

上午:青少年拒学、厌学及同一性相关问题

a.“不学了”背后的拒绝

b. 自我同一性

c.其他相关问题:逆反、品行问题、成瘾等

下午:案例督导

 

第二天

上午:青少年自杀、自伤及关系问题

a.“不活了”背后的攻击

b.自杀的几种与客体相关的动机

c.分离个体化

d. 其他相关问题:恋爱、暴力、霸凌等

下午:案例督导

 

 

导师介绍


 

图片

张沛超

 

跨学科综合型学术背景

理学学士+心理学硕士+哲学博士

 

武汉大学心理学硕士哲学博士,武汉大学现代心理学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,国际聚焦学会聚焦取向治疗师培训师,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注册系统 注册督导师,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业委员会委员,家庭治疗学组委员会委员,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。

 

师承张掌然、钟年、吴和鸣、楊蓓4位教授,研习哲学、心理学、心理治疗和佛学,研究方向为文化与精神病理学、心理治疗技术整合。

 

 

学术背景深厚,临床经验丰富

国内心理咨询界公认的天才

 

他有10多年的执业经验,经历超过900次的个人分析(弗洛伊德学派及荣格学派)及超过800次的个别督导(个别督导师来自客体关系学派,当代冲突学派,自体心理学及主体间性学派,存在分析学派等等),临床工作时间过万小时。

 

他曾在中外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,译著包含了温尼科特和比昂的原著,并多次在国内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读报告。

 

目前他的研究兴趣是精神分析思想史及精神分析技术演变,并关注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本土化议题。

 

 

时间与形式


 

上课时间

深圳班:2023年2月18日-19日

上海班:2023年4月15日-16日

武汉班:2023年6月17日-18日

 

上课形式

地面授课

 

 

观看直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