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文章 / 文章详情

分离焦虑,不仅仅是孩子的事


2015-09-10 吴国宏 亲子教育

分离焦虑,不仅仅是孩子的事

入学向来是每年这个时候,最牵扯父母心的大事,而对于那些即将第一次从家庭进入学校的两三岁孩子来说,更加让父母放心不下。相对自理训练,心理建设显得更加重要

 

与世间各种美丽风景相比毫不逊色的画面,当数孩子与妈妈轻轻相依、与爸爸尽情嬉闹的场景。每当我们看到这样的情形,总不免慢下脚步观望,发出会心的微笑。

 

爱与关怀都是抽象的词语,相伴、相守、相搀扶才实实在在。物理距离的远近似乎可以成为衡量父母与孩子间亲密关系的标尺,在旁观者看来如此,而对于置身其中的照料方与成长者而言亦是如此吗?细细推敲,再回顾我们自身的成长历程,答案也许并不尽然。

亲密无间,事出有因

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分析,人在婴儿期不能脱离父母照料呵护而独立生存,“无间”有了最为重要的理由。因此,母亲在孩子出生前后激素水平的变化不仅有利于分娩和乳汁分泌,还会激发母性,产生作为首要照料者所必须具备的喂养呵护行为;而在婴孩这边,除了拥有粉嘟嘟的小脸、吹弹欲破的肌肤、肉嘟嘟的四肢和可爱的眼神、笑容让父母难以抗拒,还有哭闹这一传递各种无助的法宝,使得父母欲罢不能。这样看来,在物理上彼此的靠近就是再自然不过了。

 

更为重要的是,父母与孩子之间还建立起一种强烈的情感维系——依恋。心理学家发现,儿童集中表现依恋的时段大致在8个月大到2岁期间。此时,儿童不仅面临初学行走时的各种风险,还因为害怕陌生环境和对于父母分离的抗拒,故而行为上会有一步不想离开父母的表现发生。“亲密无间”显然是必要和有益的,不仅可以确保儿童身心健康发展,更为孩子一生安全需要的满足奠定基础。大量研究表明,在依恋期获得“安全依恋”的儿童,未来成年之后往往表现出内心安全,也乐于探索和接受挑战。一言以蔽之,在人生最早期与父母的亲密联系必不可少

 

亲密有间,方为上策

儿童成长面临着许多相互联系又彼此独立的任务,诸如学会走路,发展感觉能力并不断提高自己在认识、记忆、推理和解决问题方面的技能,学会沟通表达,掌握道德规范,掌握自我概念、形成对于自身的情感并调节前进方向,连同与同伴朋辈关系的发展,儿童的成长无非指向这样一个明显的结论——争取早日实现个体的独立。从这个意义上看,儿童的发展本质上是逐渐“远离”父母,而非依附于父母。在完成了早期哺育的任务之后,这一点就表现得更加明显。

 

放手亲自带大的小家伙,承认孩子也应该有属于自己独立的人格和空间,于家长和儿童双方都不容易,却又是必须面对的。儿童在2至3岁间会有一次“反抗期”的到来,表面看有些违拗大人的指令或意愿,其实恰恰是得益于动作、感知觉、认知及自我的发展,儿童产生了一种“掌控”的需求。此阶段家长开始有意识地留给孩子空间,从“无间”到“有间”过渡时机正好。家长可以开始培养儿童独自睡小床的习惯,也尊重孩子的一些想法,鼓励他们拥有自己独立的思考,笼统来说,应该采用一种权威结合民主式的家庭教养模式:设立行为的规则和底线,而一旦孩子需要仍不吝给予紧紧的拥抱和鼓励。

 

作为家长不妨扪心自问,现在我们有了小家庭,再想起自己的父母时心里是什么样的感觉?如果你觉得心里温暖,想着周末应该带孩子回家探望,那你就是幸运的!因为,尽管你们现在不一定生活在一起,有着各自独立的生活,却依旧有心灵的纽带彼此维系。所以,也给自己的宝宝一点空间和独立自由,他们总有一天要独自去面对生活,也会在下一个时空想起你的。

(完)

相关阅读

{{ post.traffic }} {{ post.title }}

{{ post.title }}

{{ post.user.nickname }} | {{ post.createdDate }}

{{ post.summary }}